编者按:近几年间,本报对巨建国先生的专访已经有五次了,见证了他对科技评价问题的透彻思考及研究成果的提出,并逐渐获得国家有关部门认可的过程。巨建国先生2006年在本报首次披露的技术增加值(TVA)理论研究成果,已经变成国家标准,即GB/T22900-2009《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该标准2009年6月1日实施。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批示:在科技领域推行“科技通则”是一项重大改革,也是一项基础性k8凯发官网、战略性工程。建议先试点,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广。最近,带着对智能科技的深思熟虑,巨建国先生再次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作为对科技评价问题一脉相承的思考成果,他的智能科技概念势将在科技界引起新的更大关注。
巨建国:所谓智能科技,就是将现在科技评价与管理的“手工业”方式,首先转变成“工业化”方式,再转变成“智能化”方式。也就是说,对于科技评价这个难题,今后可以用“智能评价”的办法加以解决。
巨建国:您知道,所有医生开的处方都不一样,但所有的医生几乎都依赖“X光机、B超等现代诊断手段”。这就是“X光机诊断报告+医生个人经验判断”的智能诊断方式。科技界与医学界也一样,进行科技评价的专家都在“过分使用”个人经验判断。如果科技界也能找到这样的“X光机”,科技就能进行智能评价。
《科学时报》:关键是我们能否找到这样一个适用于所有科研项目的“X光机”
巨建国:这就是问题的焦点。告诉您,我已经找到了。这就是建立在GB/T22900-2009《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基础上的TME206标准数据格式。其含义是:世界上所有人都不一样,但都有206块骨头;每个科研项目(或科技成果或技术创新)都不一样,但都可以用一套TME206标准数据格式来表达。也就是说,不管技术供需中的哪一方,只要按这套标准数据格式,回答完“206个问题”,该项技术就可以进入“智能管理和评价状态”。如果将每个项目的数据“联起来”,就形成“技联网”。
巨建国:中国有个农业部,就有个智能农业;中国有个交通部,就有个智能交通;中国有个卫生部,就有个智能医疗;中国有个科技部,为什么就不可以有个智能科技呢?这就是我的逻辑推理!现在,我国科技管理的水平无法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这个战略目标,必须改变。
李约瑟问题。英国科学家李约瑟在上个世纪30年代提出:中国曾有非常先进的四大发明,为什么牛顿式的工业没有在中国诞生?这是中国知识分子讨论了半个世纪而至今没有答案的历史难题。
刘延东问题。国务委员刘延东在2010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从根本上破除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体制性障碍。这是中国5000万科技工作者研究了几十年至今不知道如何破除的现实难题。
今年7月3日,在合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物联网专题会议上,我首次对外宣布:智能科技能够给出“李约瑟问题”和“刘延东问题”的具体答案,是物联网领域的一块地。
巨建国:我在合肥会议上的主题演讲题目就是《开垦物联网领域的地智能科技》。这个题目刺激了大家。
物联网领域都已经是熟地,这一点都不假。大家都听说过智能家庭、智能交通、智能农业、智慧地球、物联网、传感网等概念,这些都已有顶尖级企业在做,但从没有人听说有个智能科技技联网!我敢说这就是一块地,因为这套基本概念、名词术语、理论方法、国家标准、标准数据格式、试点方案和推广步骤,都是由我提出来的,是一套全新的理念和方法。
巨建国:为什么不可比?B超和X光机的诊断结果是客观存在的,我们仅仅是发现了B超和X光机,就改变了所有医生和病人的思维模式。如果没有发现B超和X光机,我们就会认为医生行业是一块“熟地”,凭经验就可以当好一个医生。但当我们发现了B超和X光机,我们就会认为这是一块地。
同理可证:没有TME206标准数据格式时,我们对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的管理总是依靠“手工业化”的管理思维模式。当有了TME206标准数据格式,我们对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的管理,就会依靠“工业化”的管理思维模式,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技术体制性障碍就会消除。我们同样认为这就是一块地。
巨建国:从ITU对物联网的定义和概念来看,智能科技也完全符合ITU的四个要素。如果说有点勉强,那就是对一次数据采集有没有传感器的争论。大家都将物联网理解为传感网,将传感器理解为硬件。这是一种误区。单从传感器的功能上讲,其主要是用来实时采集一次数据的k8凯发官网。反过来讲,如果有一种软件,能实时采集一次数据,我们为什么不能称其为软传感器呢?今天有软件无线电,为什么就不能有软件传感器?
第一笔账:每年至少有1万亿元科技经费和研发投入。根据《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D共计5433亿元,全国31万家规模以上企业总品研发投入6000亿元,全国技术市场3000亿元。虽说各种统计口径不同,相互有所交叉重叠,但总数不差上下。
第二笔账:每年至少有100万个科研合同。几乎所有科技研发投入都是通过科研合同(或科研计划)的方式传递到研制部门的。根据抽样数据估算:每年至少有100万个一次科研合同或总包合同。每一个科研合同再次分解的合同不计算在内。
第三笔账:每个科研合同至少有54个评价环节。每个科研合同(含科研计划)都涉及甲、乙、丙三方,涉及项目建议书、项目指南、可研报告、科研合同、中期评估、后评估六大环节,涉及对科研项目的技术指标、管理指标、效益指标的评价论证。根据这个模型计算,共有环节N=3×6×3=54个环节。尽管有些过程可以忽略,但从严格意义上讲,这些过程都是必须管理和评价的。
第四笔账:每个科研合同管理评价费用平均6.48万元。根据简单抽样估算:每个环节需要5人天,每天按8小时计算,每小时30元综合成本(包含人工成本、直接成本、耗材成本等)。简单计算,一个科研合同管理评价费用=54×5×8×30=6.48万元。
第五笔账:全国每年科研项目管理评价总费用至少1000亿元。全年管理评价总费用=100万个×6.48万=648亿元,占研发投入的6.5%。如考虑每个科研合同都需要3个以上单位竞标,每一个科研合同都需要再次分包等诸多情况,这个比例最少占10%,也就是1000亿元。
第六笔账:智能科技如得到推广应用,一是能将全国管理评价费用从1000亿元降到300亿元;二是能将科技成果转化率从低于20%提升到高于60%;三是能将每年1万亿元研发经费、100万个科研合同、2000所大学、500个研究院所、200个掌管科技投入的中央和省市级政府部门、5000万名科技工作者、100个行业协会、800个学会、1000个技术交易市场、31万个规模以上企业中的3万多个科研机构“联起来”,让他们都讲“科技普通话”,提升沟通效率,减少“信息孤岛”。
巨建国:自从“创新型国家”这个国家战略提出后,社会上的创新铺天盖地,我认为这是在“亵渎”创新。创新是有严格定义的。
定义一:1999年《中央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对技术创新的定义: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定义二:2009年颁布的GB/T22900-2009《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中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隐性收益+显性收益的计算模型。
定义三:1997年OECD(联合国经济与合作组织)发布的《奥斯陆手册》对技术创新的定义: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工艺或产品创新+商业成功。
根据这三个权威定义,没有商业上的成功,就不是技术创新。这一点,《奥斯陆手册》的定义非常明确。我根据这些定义,从操作层面设计了“技术创新13级的数学模型”。只有严格走完13级,才是技术创新。
巨建国:我们大家都知道,13级是一个不吉利的数字。但这是我的偏好,也预示着技术创新的艰难程度。更可怕的是,完成这13个步骤所用的时间最短、成本最低才行。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不愿意搞技术创新的根本原因。技术创新,凯时app官网首页搞不好就是成本。
巨建国:我是77级大学生。从技术员到工程师、再到高级工程师,从课题组长、科技处处长、副所长再到兼副所长,亲身经历了我国科研项目“手工业化”管理的过程。我认为中国科技界的问题,不纯粹是科技人员创新水平低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科技管理制度创新水平低的问题。科学技术已经发展到“洗衣机”时代,但我们管理科研项目时用的仍然是“搓衣板”的思维模式。为此,我就立志要改变这个现状。企业竞争的不是有没有科学技术,而是科学技术转化成为生产力的速度和加速度。
巨建国:应该说是国务委员刘延东提出来的,我仅仅是从这110个字中读出了“责任感”。刘延东在2010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从根本上破除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体制性障碍。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促进产学研用结合。要完善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制度,加强统筹整合,使科技基础能力产生倍增效应。
我认为:这110个字不是刘延东一个人的讲话,而是中国的千年呐喊!是中国的“科警110”,是中国能否建成创新型国家的试金石!只有将这110个字的要求彻底做到位,中国才可能建成创新型国家;否则,就仅仅是一个口号!
巨建国:因为中国几千年都没有解决好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问题。这是中国永远的痛。特别是在创新型国家战略提出后,更应该解决这个问题。
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四大发明是中国人的骄傲,但我认为,这正是中国人的耻辱:自己发明的火药自己用来做“花炮”,玩兴正浓之时,英国人却用它做好了“枪炮”架在我们的脖子上。最可悲的是,到现在没有人为这个科技成果没有变为生产力而“检讨”。
中国要在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就必须彻底改变科技评价制度。软弱无能的科技评价制度不可能带来创新。创新型国家有一个“底线”:为科学技术研究再投入的钱,一定是源源不断地来自以前的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所赚回来的一部分利润。谁违背这个基本原理,市场就会惩罚谁。
巨建国:不是质疑,是否定。中国社会科学院关于工业化的研究结论是: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而我独立研究的结论是:中国尚未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因为工业化至少有两大标志:一是生产过程工业化。中国目前从生产线和产品本身来看,确实像社科院判断的那样,已经到了工业化中后期。二是研制过程工业化。中国目前从生产线的研发和工业产品的研发来看,科研过程仍处在“手工业”化管理阶段。只有两个工业化同时达到,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工业化。这个跛足的工业化,可以用智能科技来“矫正”。
巨建国:我认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体制性障碍至少有两种:一是行政体制性障碍,二是技术体制性障碍。目前最大的瓶颈是技术体制性障碍,而非行政体制性障碍。
到底什么是技术体制性障碍呢?我认为科技成果是“手工业”的表述方式,现实生产力是“工业化”的表述方式,两者“沟通”比较困难。如果能在两者之间建立一套“科技普通话”,一切将迎刃而解!
巨建国:我举一个“工业化”表述方式的经典案例。2005年10月25日,法新社从巴格达发出一则电讯,认为造成美军伤亡致命的武器是反抗分子埋设在地下的土制炸弹。为解决此问题,美国联邦商务机会网站发布了编号为“FBO#1451”的招标信息:寻求“有技术资格和能力演示一种安装于地面车辆上能探测土制炸弹和反坦克地雷的高性能透地雷达(GPR)的公司”前来投标。招标书要求提供雷达技术性能指标的同时,提供雷达技术管理指标。即提供该雷达的WBS列表,提供每个WBE的QCD和TRL,并要求TRL最低应达到5级,其中70%的WBE的TRL必须达到7级以上。这50个黑体字的公告,如果您能看懂,说明您的研发过程已经达到“工业化”的表述水平;如果您看不懂,说明您的研发过程尚处在“手工业化”的表述水平。我们认为很难表述的技术状态,为什么美国人能够用50个字表述清楚?
巨建国:我仍举例说明。现在中国主流的科研项目评价方式仍然是专家打分制,比如一个最主要的指标是在“技术路线合理、较合理、不合理”中选择评价意见,这种评价形式足以证明中国科研过程管理仍处在“手工业”化表述阶段(表1)。
表1摘自某部委国家支撑计划专家评价打分表。请问:几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科研项目,就依靠这种手工打分的方式确定,能行吗?这是最典型的技术创新过程“自编、自导、自演、自消费”的“手工业”管理思维。必须用智能科技,才能改变这种现状。
在GB/T22900-2009《科学技术研究项目评价通则》这个国家标准的基础上,我们开发了一套TME206标准数据格式。这就是一套标准的“科技普通话”。任何科研项目或技术,只要通过这套数据格式加以表述和评价,基本上就能体现该技术的成熟程度等重要决策信息。
TME206标准数据格式,为标准化管理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评价提供了一个可以信息共享的重要基础。如果每个科研项目都能如此“数字化”管理,积累的数据就可以在网络上自由实现“政府部门、研究机构、企业(个人)”任何两个供需主体之间对于“任何技术状态的技术项目”的任何形式的技术交易(技术B2B)和科研合同签订。
巨建国:从美、欧、日政府促进工业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实践效果来看,政府促进政策和企业自主创新之间要想达到良性互动,必须具备三个重要条件:一是政府与企业之间必须有一套“科技普通话”,以确保沟通的效率和政策实施的效果。我们已经有一套国家标准。二是政府与企业必须建立统一公开的评价标准,引导企业自主创新水平达到一定的门槛。我们已经有一套“企业自主创新评价指数”。三是企业内部微观创新机制必须健康有效,能够实时地将外部评价压力转化为内部创新动力。我们已经有一套“企业内部技术报表体系”,提供对各类创新团队和个人创新的评价和计量。现在标准问题解决了,政府只需要试点和推广(见图1)。
巨建国:智能科技是一个新事物,尚需时间的检验。虽说是针对中国的问题提出来的全面解决方案,但也适合国际上发达国家对于科技管理和评价的需要,未来推广前景十分广阔。也是物联网的一个重要分支。
目前,国内各种科技成果类数据库上千家,内容包括科研合同、技术交易、技术招标、投资意向、政策法规、科技人才等,几乎涵盖了科技管理和评价的所有环节。通过各地方有效汇集和公开发布的大量技术资源,将为该平台提供充足的数据保障。
我国技术市场正在向网络化、社会化方向发展,处在一个新的分流重组、结构调整和功能更新的时期,或者说转型升级的时期。现有的数据格式和评价模型都是在现有基础上的综合,有很大的局限性。我称这类技术信息为“技术仓储信息”。只有按照TME206标准数据格式改造后,才更具开发推广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我称这类技术信息为“技术超市信息”。只有“技术超市信息”才能支撑“技联网”。
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国家战略目标下,“政、产、学、研、用”市场主体的各方,都已经充分认识到迅速把技术和成果面向全国市场进行转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缺乏TME206标准格式这样的具体手段。同时,企业、投资者也在苦苦寻求适用的技术,但又没有权威、规范、有效、便捷的信息汇总平台。建设地方、区域、中国各级系统的“技联网”,提供庞大、集中、权威、多样化的信息资源,实现供求双方的信息交流和技术交易,势必受到技术成果供求双方的欢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见图2)。